"哈哈哈哈!"
祝守正幸灾乐祸,指着陈立德说:"贤弟啊,你怕是面子丢大了。我就说嘛,好好的含珠书院经师不做,跑来我这石塘镇做私塾蒙师,原来是没脸在河口镇待下去了。"
陈立德苦着脸说:"端止兄,你我相识数十年,又何必如此奚落"
祝守正再次阅读《格位论》,说道:"不论如何,这篇文章写得不错,道理也讲得很明白。"
陈立德急道:"端止兄,此乃乱国乱家之文也!"
"何来此说"祝守正不解道。
陈立德解释道:"石塘镇数万造纸工匠,有一半都是祝家雇奴。石塘镇无数田亩,至少六成是祝家产业。若格位论传播至此,那些雇奴、佃奴心里怎想他们会觉得,自己也不低贱。既然不低贱,会不会造反闹事"
祝守正愕然。
陈立德继续说道:"我可听说,石塘镇的造纸匠,无理都要闹几番。若格位论通行于世,他们再闹事就更有理了!"
祝家主营造纸业,最怕的就是工人闹事,平均两三年就要罢工一次。
特别是几道核心造纸程序,工匠们一个个都精贵得很,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培养出来的。
别的家奴若敢胡闹,直接打死埋了便可。
这些工匠罢工,祝家真舍不得打。别说打死,就是打坏了,那也等于把自家银子往水里扔。
祝守正再看《格位论》,顿觉不堪入目,低语道:"果然是乱国乱家之文。"
陈立德说:"须趁着传播不广,赶紧将那家奴踩翻在地!"
"可费家的家奴,我又怎管得了"祝守正眉头紧皱。
陈立德笑道:"鹅湖费氏的户帖,在那费元祎的手中。铅山费氏的族长费元真,又跟含珠书院的山长费元禄矛盾重重。只要说服费元真、费元祎,就可将那家奴从黄册除名!到那个时候,童生做不成了,一个家奴写的文章,又有什么用处"
户籍黄册,分为两份。
"户帖"由百姓自己保管,可以理解为户口本。
"户籍"留存于官府,是统计人口、征收赋役的依据。
最初,任何户口、土地变更,都要层层上报到户部,户部盖章又传下来方可生效。
人口一多,这就不具备操作性了。
到明中期,权力被迫下放到州县,知县、知州盖章就能搞定。
费元祎跟儿媳娄氏闹矛盾,一直藏着个大杀器没用,那就是手中掌握的户帖。他想抹掉"费瀚"这名字,可谓轻轻松松,也就跟知县吃顿饭的事儿。
一旦在户帖除名,赵瀚的童生也就没了,这就是主人对家奴的控制力。
祝守正沉吟半晌,不作任何表态,只说:"祝家私塾,能礼聘贤弟执教,今后科举定然兴旺。"
"吾一定竭尽全力,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。"陈立德起身作揖。
待陈立德离开房间,祝守正唤来一个家奴:"去送我的拜帖,请乡老们下月初五来石塘,就说我备下酒菜要泛舟赏雪。记住,费元真、费元祎两位老爷,务必要把他们请来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