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一个人最严酷的打击,莫过于道德层面的抨击和谴责。
这种别有用心的攻击,令解缙名誉扫地!
解缙的仕途似乎就此终结,他在大明官场上变得无关紧要,甚至为人所鄙夷。
然而,经过一系列的精神磨砺后,解缙在朱棣靖难成功后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。
凭借其卓越的文采,他协助朱棣撰写了登基诏书。
自此以后,深受朱棣倚重。
并且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他一直是朱棣身边的首席幕僚,并且永乐初年的所有重要文件、诏书,均出自他手。
然而好景不长,因涉及皇位继承问题而触怒朱棣,解缙最终被朱棣指使人将其活活冻死在风雪之中。
当然,这些都已是后话。
解缙并非毫无可取之处,他的才情横溢,他的治国策略,就像刚才提出的太平十策,无不昭示着这位年轻人矢志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。
这样的人才,关键在于如何运用,如同一把罕世双刃剑!
正当朱怀陷入沉思时,解缙主动开了口:“在下解大绅,拜见朱公子。”
“大绅”正是他的字。
朱怀并不会因刚才对解缙的评判,就断定此人不堪重用。
对待优秀之人,应当始终关注其优点。
朱元璋同样在关注着朱怀的表现。
他期待看见这两个年轻人相遇碰撞,会激起怎样的涟漪。
朱怀微笑回应,拱手行礼,言辞谦恭:“在下朱怀,拜见解大人。”
解缙对此类繁文缛节并不在意,对朱怀直言:“在下读过你的《临江仙》一词,真是令人叹为观止。”
解缙品味一番赞道:“在下最喜欢其中那句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!不知多少英雄豪杰,都成了后人的笑谈,实乃我大明王朝的一大憾事。”
刘三吾想到李善长的事情,心中惊骇不已,这个愣头青,该不会要在皇上面前议论这个事情吧?
他刚欲上前劝阻,却被朱怀挡在了身前。
“解兄,似有心事萦绕心头?”
解缙微微一笑:“无不可告人之事,朱兄不妨静听拙见。”
他认为,朱怀同样是才情出众之人,能写出《临江仙》这般词作的,也必如他自己一般,眼中无人。
尽管刘三吾在一旁以咳嗽示意,解缙却置若罔闻。
他转向朱怀:“对于李公善长,朱兄想必并不陌生吧?”
“李公乃是我大明文化界的翘楚,为朝廷鞠躬尽瘁。”